银丝染鬓情愈浓,九秩春秋念未消。6月20日下午,90岁高龄的卢秀兰校友在亲友陪同下,重返母校。作为我校1958届绵阳初中师资培训班毕业生,卢秀兰校友此次重返母校,受到学校校友办公室、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学校档案馆等部门的热烈欢迎。

校友办公室为卢秀兰校友一行在高新校区420会议室举办了一场特殊座谈会。会上,校友办公室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负责人,向卢秀兰校友详细介绍了学校当前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以及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发展脉络、历史沿革、当前发展情况等。学校档案室十分重视此次交流,在座谈会中详细询问卢秀兰校友当年在校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况,并对交流全程进行记录,旨在留住这珍贵的校史资料。
会上,卢秀兰校友像时光信使一样,带领与会人员倒转至1958年那个特殊的教育火种初燃年代。她的到来让校史馆的泛黄档案跃然眼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银杏新枝与旧时校舍影像在时空中交相辉映。她在座谈会上详细介绍了当年求学的经历,当时学校的基本情况、学风和教风等方面,感谢母校给予她“又红又专”“无私奉献”的精神财富。她对母校的发展壮大感到由衷的自豪和幸福。
会上,校友办和档案室向卢秀兰校友赠送了她当年的学籍档案复印件以及最新的《校友通讯》期刊、《校地合作手册》等纪念品,九十岁的手指与新时代的战略规划轻轻相触,半个多世纪的教育薪火在此刻完成接力。
据悉,绵阳师范学院前身历史发展曲折,1956年招生时为绵阳初中师资培训班,1958年8月学生离校前更名为绵阳师范专科学校,同年9月又改称绵阳大学,随后还经历迁移、更名等变化,这段历史仅存在两年,卢秀兰校友亲历了这段特殊的校史阶段。她是学校那段历史发展的见证者,见证了那个特殊年代里知识火种的艰难存续,尤为珍贵。
“每位校友都是行走的校史库”。此次座谈会不仅是对卢秀兰校友的一次暖心接待,更是学校挖掘校史文化、传承精神脉络的重要契机。未来,校友办公室将持续挖掘校友资源,推动校史研究工作,凝聚校友力量,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