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教育部联合认证进校考查专家组在我校高新校区行知音乐厅召开生物科学、地理科学、音乐学3个专业的专家意见反馈会。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副院长沈军,教育部认证专家,学校全体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师范类专业相关负责人,生物科学、地理科学、音乐学3个专业的全体教师,美术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物理学等5个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类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联合专家组组长、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宋冬生主持。

联合专家组组长宋冬生反馈了本次认证考查的基本情况,并代表专家组对学校党政领导、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戮力同心,扎实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及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宋冬生指出,绵阳师范学院立足“师范型”办学定位,师范专业办学历史久,开展“师范做强”行动计划,底子好、规模大、练功实、情怀深,师范专业功底好。学校在专业认证上承担了主体责任,整体设计、统筹规划,形成了上下联动,领导亲力亲为有样子,扎实推进有路子,“两线”建设有架子,评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对持续改进工作提出了两方面建议:一是对标毕业要求,践行师德、学会育人、学会发展,从学校层面建设师德养成、育人养成、发展养成课程体系,系统培养学生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等能力。二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加强顶层设计,重构学校课程考核制度,指导教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做实两线之底。
生物科学、地理科学、音乐学三个专业专家组组长和成员,分别对标39个二级认证指标点,逐一反馈了考查意见。生物科学、地理科学、音乐学专业3个专业所在学院的院长分别对认证持续改进工作作了表态发言,一致表示将按照专家的反馈意见,逐条梳理,明确问题,落实举措,校院两级协同,开展持续整改。
在专家意见反馈会上,学校校长李树勇对专家组的辛勤工作及悉心指导帮助表达了衷心感谢,并作表态发言。李树勇表示,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对标对表,贯彻党和国家对教师教育新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师范教育的使命和责任,高质量建设师范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将以此次认证考查为新的契机,在四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提高站位,深化认识;二是认真领会,贯彻理念;三是问题导向,补足短板;四是严格对标,持续改进。他强调,重塑师范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和体系,任重而道远,但学校为区域培养优秀师资的目标不会变,做强师范的决心不会变,持之以恒、持续改进的努力不会变,学校将坚持整体推进的工作模式,以认证为抓手,全面推动学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沈军在讲话中对专家辛勤付出、精准诊断和专业引领表示衷心感谢,对我校上下一盘棋、认真做好各项认证的准备及配合工作表示肯定。他对学校认证工作提出三点期待:一是进一步深化对师范专业认证的认识,把认证作为推进师范专业建设的抓手,逐步提高师范生质量;二是通过按照专家组诊断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建议,逐条逐项梳理问题清单,制定整体工作方案,做好持续改进;三是进一步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反思学校整体推进的实施效果,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专家意见反馈会,认证专家组高屋建瓴,公平、公正、客观、真实的反馈了生物科学、地理科学、音乐学3个专业建设质量水平,为学校师范类专业建设指明了具有前瞻性发展方向,提出了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为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再创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此,生物科学、地理科学、音乐学3个专业厚积薄发,奋起直追,在继小学教育、化学2个专业之后,共有5个师范类专业顺利地接受了教育部认证专家组进校考查,为 “师范做强”擦亮了名片。

据了解,6月19日下午,宋冬生应邀到教育科学学院指导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化学、小学教育专业就认证专家组进校考查之后的整改情况进行了汇报。宋冬生针对各专业在持续改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出了建设性意见,重点围绕如何针对专家组的反馈意见进行问题梳理并整改,如何以学生为本进行“三改”“五课”等方面的内容作了解读和指导。会上,宋冬生与参会教师深入了交流学院的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大纲制定、课程考核方式等具体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来源:教务处 图:余陶均 审核: 邹洪伟 编辑:邵阿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