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第五届绵阳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暨第三十六届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在我校举行。活动由市科协、市教体局、共青团绵阳市委及我校共同主办,我校创新学院和市机器人教育联合会共同承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活动,学校副校长黄永忠代表学校出席并致欢迎词。来至全市100余所中小学的500余名师生、300余支队伍、200余个项目参与了竞赛和展示。学校创新学院“机器人协会”的数十名学生参与了裁判工作。


科技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青年一代,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成败。而“机器人竞赛”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成为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的两大重要抓手。比赛现场,在编程无人机项目场地,现场编程调试完毕的无人机缓缓起飞,精准完成绕杆穿圈穿、自动升降,最后定点降落;智能机器人推箱项目的现场,参赛者手持超控器,专注地操控机器人将箱子推进规定区域。VEXIQ挑战项目、FLL Challenge等项目同步进行,现场气氛紧张,参赛项目激烈精彩,参赛选手尽展才华,上演了一场“科技大战”。这些富有挑战性的比赛项目,旨在让学生将课程中的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融入竞赛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体验科技世界的无穷奥秘,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
历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培养创新型师资为己任,一直坚持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从师专时期,在教学实习中将“实习生必须带领中小学生开展一项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实习考核指标,到本世纪初拓展创新教育内容和模式,引入“机器人培训、专利训练、STEAM教学”,再到2008年成立独立的创新学院,在全校范围开展系统创新教育,学校的创新教育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先后获得“教育部师范改革一等奖”、“四川省高教教改一等奖”,1次“VEX机器人大赛“世界冠军”称号等荣誉。此次活动在我校举行,也将有利于师生了解基础教育领域 “创新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开展的现状,加强学校与地方基础教育的交流,进一步推进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创新性师资的培养质量。
(来源:创新学院 审核:刘昊 编辑:邵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