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师范生培养与岗位需求的衔接,加强课程资源与教学实践的联系,推动区域地理教育生态优化,11月1日,地理与环境学院在弘毅楼430教室举办“师范生培养提质 课程资源共建 教研协同创新”专项教研活动。活动特邀多位绵阳市基础教育一线地理名师参与,共同探讨地理师范人才培养路径,凝聚共识,构建教研发展共同体。
本次活动由地理科学专业负责人黄齐珍副教授主持,邀请了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地理教研员、正高级教师谌建民,绵阳南山中学地理教师、人事处处长陈明可,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地理教师、年级综合组组长任正霖,四川省绵阳中学地理教师、地理教研组长青丽波,以及四川省科学城一中地理教师、地理教研组长张晓芳等一线专家。地理教研室骨干教师参加研讨。
研讨会结合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一是如何通过“校地联动”优化师范生培养方案,让师范教育更贴合中学岗位需求;二是如何推动高校课程资源与中学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共建可落地、能复用的优质地理教学资源库;三是如何建立常态化教研协同机制,让高校的理论研究与中学的教学创新形成双向赋能。
地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校与一线中学教学的同频共振、协同发力。此次专项教研交流是校地共建地理教育发展共同体的重要起点。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区域内中学及教研机构的合作,期待能够更好实现“培养优质地理教师、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