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由中共绵阳市委社工部和学校主办,绵师心理与社会学院、绵阳市领域社会工作融合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的“数智时代社会工作赋能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进路”专题报告会在学校高新校区厚德楼247学术报告厅举办。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宋辉教授应邀作主旨报告,全市社会组织代表、基层社区代表和心社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本次报告会。
报告会上,宋辉深入分析数智时代基层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他指出,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基层治理场域正从物理空间向数字空间延伸,治理对象从静态单一向动态多元转变,治理方式从传统管理向智慧治理升级。各地试点的“共享社区”“积分银行+居民参与”等创新实践,为各地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宋辉客观分析了当前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尚不完善;二是数字鸿沟问题亟待解决,部分群体数字素养有待提升;三是技术治理刚性与基层治理复杂性之间存在张力;四是数字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风险需要高度重视。他强调,要特别关注老年群体和农村居民的数字融入问题,让数字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宋辉重点阐述了数字技术赋能多元参与机制的创新做法。通过“滴滴社工”平台实现“居民发单、社工接单”的精准服务模式,有效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各地探索建立的智能水表预警、线上慈善募捐、志愿者积分管理等应用,让多元参与机制在数字赋能下焕发新活力。
面向未来,基层治理将加快从“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社会工作者要主动适应数字化发展要求,提升数字素养和能力,当好居民需求的“翻译官”和数字技术的“善用者”。
本次报告会为我市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我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落地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与会学生代表表示,将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绵阳实际,积极探索数智时代社会工作赋能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新方法,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贡献力量。